大地晃,桌椅摇,地震危险躲再逃。
披着被子遮住头,蹲在床边把空留。
厨房里,远离火,卫生间站水管边。
幼儿园,学校里,两课桌间找安全。
地震自救常识
牢记“伏地、遮挡、手抓牢”
地震时迅速远离阳台、窗户和悬挂物,躲进小开间、坚固的桌子下以及内承重墙的墙角,蹲着或半蹲在地面,用遮挡物护住头部,抓紧身边的固定物。
1、大地震时不要急
如果住的是平房,可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下面,震后迅速撤离。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先躲在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撤离。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地震躲避地点
发生地震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是最佳的躲避地点,承重墙角、大冰箱旁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比较小的地方都是可以躲避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形成生命三角,不至于完全坍塌。躲避时尽量靠近水源处。家里最安全空间依次如下:厕所,厨房,承重墙的墙根下,铁质、实木床下。
1、怎么躲?
选择合适地点后,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眼睛和掩住口鼻;静心等待最佳逃亡时机。
2、地震时躲哪里最危险?
地震的时候不要选择阳台,窗户下面,建筑物内侧或者靠近外墙的地方躲避,因为从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楼房的最终都是外墙坍塌,主体保存。此外,地震发生时不宜躲到柜子或者箱子中,一旦躲进去,会丧失主动性,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家中不安全空间排名如下:客厅,大卧室,非承重墙下,大衣柜和钉在墙上的橱柜下。
不幸被困如何自救?
地震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特别是在夜间发生时,由于人们都在熟睡当中,反应较慢,更易造成大的伤亡。那么如果不幸被困在废墟之下该怎么办呢?
自救法则
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用砖块、木棍等物品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果发现身体有部位受伤出血,要想办法包扎,可以将衣服脱下来,简单折叠后用力按住伤口,避免流血过多。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公共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为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提升机关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应急救护能力,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福建省红十字会于九月下旬联合主办2022年福建省直机关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
大赛以“‘救’在身边,机关先行”为主题,重点考察成人心肺复苏操作及AED使用(CPR+AED)等项目。为迎接此次大赛,福建省红十字会做足准备工作,为大赛专门设置了救护员专场,对报名参赛的选手进行分批次集训。
据悉,首批集训人员是来自各个省直机关单位的42名机关干部,在培训中心老师们的指导下,从理论到实践,他们逐一通过考核,这个过程既是对所学的急救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又是一种特别的赛前热身。接下来,省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中心还会为不同批次的选手开展针对集训,设置实操练习场,供参赛选手进行练习。让大赛的“战火”燃起来!
2022年初,省委和省政府通过省政府的门户网站公开向社会和广大网友征求“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意见建议。经研究,“在公共场所设置2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全省20万人”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省卫健委、省红十字会联合实施。为抓好落实工作,省卫健委、省红十字会联合有关省直单位下发《“十四五”公共场所配置AED+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对项目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人口比例分配任务。
项目自执行以来,得到社会各单位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截止9月11日,省本级培训已突破1.3万人次,其中包括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居民等,不仅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广大民众开通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网上学习功能,已为8千余名进行线下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等实操技能培训,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结合重大节日、主题宣传、生命教育大讲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性讲座和体验培训。
普及性讲座培训
8月31日上午,受福州亿力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配电工程分公司邀请为30名干部职工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讲座。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
普及性体验培训
8月31日下午,福建省直工会党支部36名干部职工来到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通过师资们讲解并参观了解红十字运动起源、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及常见气道异物梗阻等的急救方法。为党员干部职工提升了自救互救能力。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9月3日,现场救护培训中心老师们为来自农工党福州市委会的各党派人士共45名开展一期红十字救护员获证培训,经培训与考核全员获证。
9月3日,在教室,为82名来自福建师范大学(化材)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已完成线上理论学习与考核开展共二期的红十字救护员证获证培训。
9月8日,在海关大礼堂,为108名来自福州海关干部职工已完成线上理论学习与考核开展三期的红十字救护员证获证培训。经培训,全员已获证。
9月9日,为33名来自福建省仓山监狱的管理职员已完成线上理论学习与考核开展一期的红十字救护员证获证培训。
9月10日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为了有效地普及急救知识,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9月7日,省红十字会联合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在屏山大院联合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向众多的党员干部职工推广应急救护知识。
现场,来自省纪委监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税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20多个单位50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活动,在爱心捐款之后,纷纷围拢于应急救护的摊位前学习急救知识。
培训中心的老师们耐心讲解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急救知识,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按压频率,他们结合模拟人、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进行现场演示。
现场气氛活跃热烈,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实操演练,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源生、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何明华带领班子成员,到活动现场看望慰问志愿者,不仅带头参与慈善捐款,还与大家一同学习急救技能。
本次活动所得善款,有一部分将用于购买AED设备,配置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提高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红十字会联合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活动,累计举办应急救护普及讲座207场次,组织培训133场次,17398名干部职工参加培训,13041人通过考核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有力提升了省直机关干部职工应急救护水平。
在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省红十字会积极推动“爱·过年”(新年之际为困难家庭送温暖)和“救在身边·你可以”(在公共场所设置救命神器AED和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两个公益项目,向广大爱心人士发出倡议,为这两个项目献出一份爱心。
“99公益日”活动依托腾讯公益平台开展,收到的每笔不低于1元的用户捐赠都有机会获得腾讯基金会提供的随机金额配捐,且腾讯公益今年共拿出4亿元用于配捐,可以将每份爱心加倍、放大。
独木难支,众木成林。我们真诚呼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号召,踊跃参与本次活动,让莹莹微光汇聚成束,照亮他人的世界。
一.爱·过年
为“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募集专款,帮助困难家庭温暖过新年。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进入付款
二.救在身边·你可以
为人群密集公共场所设置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及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购买急救物品、培训物资器材等)募集专款,提高突发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进入付款
三. 如何捐款成为爱的一员?
1.扫描项目二维码进入对应项目页面,点击单笔捐款。可自定义金额捐赠,也可点击默认值捐赠。
2.捐款后会显示感谢卡,单笔大于1元的捐款,感谢卡显示随机获得腾讯基金会的基础配捐。
点击【邀请好友助力,得更多配捐】按钮,进入该笔捐款的好友助力活动页。
点击【查看证书】按钮,可查看专属自己的捐赠证书。
3.好友点击您分享过去的链接就可以实施助力啦,点击不同按钮进行相应方式助力,助力一共有:送小红花助力、答题助力、捐1元助力3种方式。您在感谢卡页面还可以看到被好友助力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升机关党员干部和全体职工应急救护能力,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倡导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文明风尚,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福建省红十字会联合举办2022年福建省直机关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来自省直机关工委或工会组织关系隶属省直工会的省直各单位(中央驻闽单位)在职干部职工分别组队参赛,凭借过硬的技能在赛场上一决高下。
比赛信息:
1.大赛主题
“救”在身边,机关先行——福建省直机关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
2.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福建省红十字会
承办单位:
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省红十字会机关工会、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
3.时间
9月下旬
4.参加对象
参赛对象为党组织关系隶属省直机关工委或工会组织关系隶属省直工会的省直各单位(中央驻闽单位)在职干部职工。
5.比赛项目
成人心肺复苏操作及AED使用(CPR+AED)
6.比赛奖项
大赛设团体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
为了让更多的参赛选手有足够的的训练机会,省红十字会在现场救护培训中心及省直机关工委将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赛前集训,并开设练习场,选手们可根据时间安排前往练习,现场还配有专业救护老师提供专业指导。
2022年初,省委和省政府通过省政府的门户网站公开向社会和广大网友征求“2022年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意见建议。经研究,“在公共场所设置20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培训红十字救护员全省20万人”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省卫健委、省红十字会联合实施。为抓好落实工作,省卫健委、省红十字会联合有关省直单位下发《“十四五”公共场所配置AED+群众性应急救护公益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对项目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按人口比例分配任务。
项目自执行以来,得到社会各单位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截止8月28日,省本级培训已突破1.3万人次,其中包括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居民等,不仅运用“互联网+”技术为广大民众开通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网上学习功能,已为8千余名进行线下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等实操技能培训,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结合重大节日、主题宣传、生命教育大讲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及性讲座和体验培训。
普及性讲座培训
8月25日上午,受福州海关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邀请为60名干部职工开展一期主题为“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讲座。进一步提高福州海关干部职工的安全知识与技能,从而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普及性体验培训
8月21日,福建新闻广播联合福建省红十字会现场救护培训中心、比亚迪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人人学急救、童心护未来”1036少年急救官基地体验活动,并通过海博TV现场直播。20名“小记者”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学习参观了地震、消防、家庭、水上救援等安全体验区。让小朋友们树立安全意识,守住安全防线。
8月26日上午,福建省委宣传部36名干部职工来到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通过在智慧教室观看视频讲解与基地参观了解了红十字运动起源、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及常见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等,为党员干部职工提升了自救互救能力。
8月28日上午,70余名来自湖滨小学的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福建省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开展两场关于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活动。小朋友们学习并体验3D模拟地震、浓烟逃生通道和模拟汽车驾驶等区域,家长们集中学习了心肺复苏这一项救命技术。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
8月24日全天,现场救护培训中心老师们为来自微信公众号报名的社会人士共41名开展一期红十字救护员获证培训,经培训与考核全员获证。
8月27日至30日,由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汇”平台等联合开展“爱心守护,志愿同行”为主题的《红十字救护员》获证公益报名活动,为105名骨干志愿者已完成线上理论学习与考核开展三期的红十字救护员证获证培训。
受福建省对外经济合作中心邀请,8月19日下午,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为《葡语国家民间组织能力建设研修班》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参与活动的20位学员分别来自安哥拉、佛得角、巴西等葡语国家。
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是集互动体验、展示宣传、专业实训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场所, 兼具生命安全体验和培训教学等多种功能。此次培训主要是通过线上视频讲解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向大家传播红十字运动理念、普及防灾避险和应急救护知识、传授自救互救技能,这种 “体验式+情景式”的沉浸式教学加深了大家对应急救护知识的理解,更快地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通过本次活动,展现了我省应急救护的工作成果,助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急能力建设提升。
为进一步提高福州海关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救护技能,有效防止和减少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事故发生。8月25日上午福州海关直属机关工会委员会携手各部室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一场主题为“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宣讲。
本次讲座分为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两部分相结合。中心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及结合自身经历等,向大家介绍了常见急症中的急性冠脉综合症、脑卒中等识别方法和预防措施。并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方法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
意外受伤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伤害,只有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到伤者。通过宣讲,以及线上的宣传发动,160多名海关干部职工踊跃报名红十字救护员持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