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培训单位及学员:
应税务部门相关政策和通知要求,本平台定于2022年7月7日至7月10日期间对电子发票开票接口进行升级,期间暂停对外申请开票业务(pc端和移动端),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夏天到来,除了高温和日晒之外,蚊虫叮咬也是让我们烦心的一件事情。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被毒虫叮咬的急救方法~
01隐翅虫
隐翅虫无毒,但体液强酸,若用手拍打,虫体被压破流出毒液,会造成皮肤表面点状、片状或条索状红斑、脓包等炎症,若处置不当可能造成继发性的细菌感染或全身性的过敏反应。
措施:
避免接触,如虫落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拍死它,应该弹走它。夏季夜间关好纱窗,以免毒虫进入。如果不小心接触到其体液,可用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物质中和,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严重的应尽快就医。
02红火蚁
拉丁名意指“无敌的”蚂蚁,以难防治而得名。红火蚁攻击人类是由工蚁以大颚紧咬皮肤,利用其螫针连续针刺7-8次,将毒囊中大量的酸性毒液注入皮肤。
措施:
避免穿拖鞋;夜间避免活动;阴暗潮湿环境中,加强防护;发现红火蚁后,不要触动、踩踏蚁巢,更不要捕捉红火蚁;在庭院或其它户外区域可以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杀虫喷雾剂,沿墙角或红火蚁行走的路线喷洒,在门框或窗框定期喷洒一条防护带,让其进不去室内。
03恙虫
恙虫常出没于江河沿岸、溪边、稻田等杂草丛生的地区,叮咬人后98%都会产生焦痂,且首发症状是高热,除了眼睛红,还会出现皮肤红肿、四肢麻痹、恶心嗜睡等症状。
措施:
改善房屋周边脏乱环境,避免在草地坐卧或晾晒衣被,野外做好防护措施,将衣袖口和裤脚口扎紧。
04蜜蜂
被蜜蜂蛰后,轻者局部肿胀、发痒、灼热、疼痛;重者可能死亡。如果被蛰者觉得口渴,可以喝开水,但绝不能食用含酒精的食物或饮品,否则毒性扩散得更快。
措施:
一旦被蜜蜂蛰了,要用温水、肥皂水或些许盐水、糖水清洁创伤,没有水时新鲜的尿也可以。若是创伤处有残留的蛰刺,应立即拔掉。如果出现头疼、头昏、恶心、呕吐、烦躁发烧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99%的紧急事件都发生在现场而不是医院,然而面对突发事件,人们常常因为缺乏相关的急救知识,而陷入“不会救”“不敢救”“不能救”的尴尬境地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普及应急救护技能显得尤为重要,得到专业的培训可以提升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的水平和意愿,从而变得能救、会救、敢救。
7月4日中午,省红十字会师资培训班复训学员陈文、李照灿在创伤救护实操考核课程结束后,正结伴前往用餐,忽然在路上看到两名女子搀扶一名受伤的老者正缓慢向前,老者脸上、膝盖均有伤痕且有血液渗出。
关键时刻,二人挺身而出,“我们是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员,让我们看看”,在表明身份后,立即俯身查看伤情,并合力对伤情进行紧急处置。考虑到天气炎热,他们将老人带到省红十字会门口,并立即打电话呼叫第一小组的组员带好绷带等物品前来帮忙。
只见现场的救护员们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利用掌握的急救知识,为老人进行包扎处理,有的为老人撑伞洒下一片阴凉,有的为老人扇风带来一阵清爽,不一会便把出血止住,防止老人失血过多。
一番紧急处理后,学员们还为晕晕乎乎的老人寻来了家属,将人平平安安地带回家。看到自己能用所学知识帮助伤者,几位救护员感觉非常自豪。急救是知识、更是技能,生活中的意外伤害事件和疾病突发很常见,掌握了这些救护知识,就能够快速地评估患者状态,提供恰当的帮助。学员们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将所学灵活实践,挽救伤者于危险之中,让我们为他们的善良点赞!
[详情]7月5日下午,2022年度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复训班圆满结束,经过为期6天的系统培训,共有60多名骨干师资通过了复训的理论和实操技能考核。
此次复训邀请了省红十字现场救护训练中心应急救护培训指导团的许艳云老师、陈仁辉老师、魏勇生老师、徐光辉老师等指导专业授课,特邀福建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书记、福建医科大学卫生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陈旻教授讲授生命教育课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蛇伤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王世军讲授毒蛇毒虫咬伤和烧烫伤的应急处置,福建省精神卫生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神经精神病医院专职心理治疗师王佳魁老师讲授心理援助课程,更有省山地救援队分享山地救援中的现场应急救援处置,可谓干货满满。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操作演示和情景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括CPR+AED实操训练、心肺复苏知识更新、山地救援专题、生命教育专题、心理援助演练、创伤救护实操训练、模拟场景演练等。
不同以往,此次培训课程还做了全新的改版升级,以研讨为主,始终贯穿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新增溺水急救专题、毒蛇毒虫咬伤、烧烫伤专题、交通伤现场救护专题,模拟突发场景实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专业知识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团现场答疑辅导。在专业、轻松的氛围中,学员们延展了知识,增加了练习,应急救护的知识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此次复训班,旨在建立健全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着力培育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队伍,推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疫情当前,
温馨提醒您,如遇流调人员登门或电话流调,请积极配合,如实回答。
01
什么是流调
流行病学调查,简称流调。流调是依法依规开展的传染病防控中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通过面对面或打电话,弄清楚在过去一定的时间段内,病例或重点人群的身体状况、行动轨迹、遇到的人和发生的事。
02
·流调的目的
流调队员会通过各种线索的调查排摸,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了解病例的基本情况,掌握人员活动轨迹,明确传播来源、传播途径,以便于尽快采取医学观察隔离等措施,阻断疾病的传播。
03
·流调时,您可能需要回答的问题
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现住址、身份证号、电话、工作单位、学校、家庭成员等信息;
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剂次等; 3、健康状况:近期是否有身体不适?近期是否就医?是否有发热、干咳、嗅味觉丧失、腹泻等症状;近期核酸检测情况; 4、近14天内具体行程:包括具体出行时间、地点、出行方式、接触人群等详细信息;如您无法回忆全部信息,可以借助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信息帮助回忆; 5、是否有病例密切接触史及其具体情况:包括与病例共同生活、就餐、工作、学习、同乘公共交通等; 6、其它可能与防控有关的必要信息。
04
·流调队员绝对不会让您做的事情
1、询问财产等与疾病传播不相关的问题;
2、以任何理由发送二维码让您扫描; 3、找您索要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 4、以任何理由发送链接让您点击; 5、推销任何产品或以任何理由要求您付费; 6、以任何理由要求您加入QQ群、微信群; 7、以任何理由让您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
05
·我们承诺,会对涉及您的个人信息保密
如遇流调人员登门或电话流调,请积极配合,务必如实提供准确信息,切勿隐瞒和撒谎。您的隐瞒,可能让亲朋好友被感染的风险,可能让很多人陷入险境,也可能让无数人的努力功亏一篑、让一座城市停摆。如果因为主观隐瞒流行病学史,造成疫情扩,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请大家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护意识,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要存侥幸心理,记住危险源于大意。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区,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尽早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满6个月后积极接种加强针,尽量避免感染的风险,让我们携手同行、齐心协力,早日迎来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夏季蚊虫活跃,
人极易遭到叮咬感染多种疾病,
严重的可致死亡!
医生提醒,
夏季在户外活动要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直接接触野外植物,回家后及时洗澡更换衣物。
如果有发热、身体上出现结痂等症状,
须及时到医院治疗。
蜱虫、隐翅虫、恙虫…
实用防虫手册
+
急救法
请收藏
!!!!
阳春三月,
气候渐渐回暖,
森林里、草丛里......
小精灵们开始出动,
户外郊游成居家旅行首选.
我省森林植被茂密,物种丰富,蛇出没频繁!
如果外出不慎
被蛇咬伤
应该怎么办呢?
以下这份蛇咬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请查收!
3月15日上午,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召开2022年消费维权工作信息线上直播发布会。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徐祥出席发布会,并为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海尔智家福州分公司两家企业“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授旗。
00:34
近年来,省红十字会基于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使命宗旨,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紧紧围绕 “健康福建”目标任务,努力打造“救在身边”工程,不断扩大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覆盖面,提升公众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知识与技能。
02:35
今年,省红十字会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消委会等省直单位,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周期间,开展“放心消费 ‘救’在身边”活动,将红十字精神和企业服务文化深度结合,倡导企业在履行保护好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的企业责任同时,引导他们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主动担当作为,弘扬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成立企业“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海尔智家福州分公司首批响应倡议,成立企业“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员工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增强应急救护意识,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在消费者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的关键时刻、紧要关头,能出手相救,敢出手急救,争夺救命的“黄金4分钟”,让企业员工成为“第一反应人”,第一时间实施应急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