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怎样保证安全?
怎样防范高空坠物伤人?
骑自行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乘坐汽车时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路上行走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发生地震时如在室内怎么办?
发生地震时如在学校怎么办?
发生地震时如在公共场所怎么办?
发生地震时如在户外怎么办?
发生地震后如被埋压怎么办?
为了进一步推动“救在身边,校园守护”行动,筑牢校园生命健康安全网络,5月9日、5月16日,福建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联合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人人学心肺复苏”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普及活动。
跨进校园 走进平安
举安全之盾 防事故之患
筑校园安全防线
动起来!
练起来!
学起来!
近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邀请福建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为2023年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护能力建设研修班学员开展线上研学交流。现场,省现场救护培训中心分享福建省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经验,带领参训学员云参观福建省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此次云端交流,使参训学员对我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有了全面了解,同时,我省应急救护工作也获得了各国学员高度评价。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本次云端相会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护工作深入交流。福建将充分发挥人道领域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人道力量。
忠诚履职 守护平安
“有困难找警察”
这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温馨承诺
人民警察奔赴在第一线
坚守岗位
肩负着维稳处置
突发事件处理等各项任务
经常会遇到意外伤害
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
学习急救,有备无患
就在今年的3月30日,宁德市周宁县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队的一名民警在出警时就遇到突发事故,一女子突发心脏疾病,关键时刻,他对患病群众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成功挽救了一条生命。
为增强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急技能,提升在警务执勤工作中自救互救能力,福建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来到福建警察学院,开展福建省公安厅警务干部红十字救护员线下培训,进一步深化“六进”活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确保每位警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在执行任务时能够从容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省培训中心积极适应新形势,转变传统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精心设置培训方案,确保学得会、用得上。公安是活跃在一线的重点行业,起着第一响应人的作用,根据这一特点,师资们开展以心肺复苏、创伤救护为核心内容的培训,在课程中融入警务系统相关急救法律法规。在场警务人员积极实践,学习在紧急情形下如何科学施救、积极施救,尽可能地维护遇险者的人身安全。
事故与疾病突发时是迅速且残酷的,每耽误1分钟,死亡率就会直线上升,这要求第一目击者要有快速识别风险以及第一时间进行专业应急响应的能力。应急救护师资在授课时特意增加了警务案例分享,通过对每个事件的分析,提升学员们的操作技能,明确类似的事件应如何正确应对,以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快速转化为应用实力。
福建警察学院联合省培训中心围绕“两基地三平台”,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的宣传宣讲,让学习更轻松自由、便捷安全。
“两基地”指的是: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三平台”指的是:人人急救APP平台,智慧树现场急救慕课平台,藏蓝科普APP平台
线上学习平台具备学习内容开放、学习环境自由,学习途径便捷等优势,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轻松学急救;线下的培训基地通过“场景+情景+体验”的形式,实现安全体验、应急救护培训、红十字文化传播等功能。
老师们向大家详细介绍两基地三平台的特色,让想要深入学习急救的学员了解更多的学习途径。
培训中,师资们为大家深入浅出地剖析心肺复苏知识要点,手把手指导AED(除颤器)的使用,现场演示高质量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以专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教授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操练习、要点回顾,同时融入场景测试题,考察学员们在紧急情况下的伤情评估、快速有效处置等基本急救技能。最后,老师们呼吁警车配备急救包、AED等警务装备,让警车成为一个小小的移动“救护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自4月11日起,省培训中心在福建警察学院陆续开展7期培训活动,共培训288人。每一期都配备5名救护师资,现场负责理论内容讲授、实操指导、考核督导等工作,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省培训中心将持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普及活动,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培训课程设置,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开展。
为了让学生们 更加直观地学习知险避险技能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作为福建省减灾委成员单位 福建省红十字会 组织省培训中心应急救护师资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深入浅出地概述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 重点讲述了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AED使用方法 现场师资还指导同学们 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操训练 让同学们掌握急救技能 在紧急时刻能够帮助到别人 为医疗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以训促教
修炼内功
学无止境
为纪念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提高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我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建设,5月8日,省红十字现场救护培训中心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师资内训暨纪念第76个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二十余名省培训中心注册师资参加本次内训活动。
活动围绕福建地方标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解读、“为民办实事”项目执行情况、讲述“我与红十字救护培训的那些事”等主题进行分享交流研讨。
大家踊跃畅谈,分享所思所感,气氛融洽温馨。
“让我们看看谁的动作标准,谁的救护车跑得最快,三二一,开始!”在暖场环节,大家摩拳擦掌积极参与心肺复苏互动小游戏,现场气氛活跃,在PK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技能,也增进了彼此了解。
活动现场,第一期内训轮值老师刘丽琴解读了福建省地方标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规范》。在互动交流中,师资们为下阶段推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师资们还集思广益,对2023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执行建言献策,积极推动本年度培训计划有序进行。
“只要有需要,我就尽我所能来为大家授课。”
“参与红十字会志愿活动已经十年有余,很开心能够认识这么多伙伴。”
传承、奉献、利他……参加本次内训的师资有和红十字会结伴同行几十年的老朋友,也有刚刚加入这个大家庭的新鲜血液。他们分享了自己和红十字救护培训的故事,情真意切,现场伙伴为之动容,大家都为红十字应急救护事业倾注自己的热情,传播人道大爱。
此次活动为应急救护师资们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大家纷纷表示,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参与本次内训收获良多,大家亦师亦友,希望能够参与更多此类交流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探索应急救护培训新模式,合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福建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队伍。
教育之道无他
唯爱与榜样而已
学习从未止步
热爱从未停止
弘扬红十字精神
播撒爱和奉献的种子
我们一直在路上
期待下一次相聚
来源:综合自周宁县红十字会、周宁公安、生态周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确保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一旦发现家中煤气泄漏,应迅速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严禁在煤气泄漏和煤气中毒现场拨打电话、点火和开启照明设备,以免引起爆炸。 迅速将煤气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并松开其衣服。 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医院治疗。 对中毒较轻的患者要注意保暖,有条件可以吸氧;对意识丧失、有呼吸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无意识、无呼吸的中毒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不要使用火炭;煤气炉不能放在不通风的密闭空间,使用煤气炉时要保持窗子半开,使房间通风。 汽车在车库中时,不要开着发动机,如果要发动汽车,要将车库门窗打开。 不要将以煤气为燃料的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应选择一个通风良好的地方。 使中毒者尽量呈左侧卧位。 尽可能明确摄入中毒食物的种类、时间及摄入量。 保护现场,在救护的同时,要注意收集中毒者的呕吐物、剩余食物、排泄物等。 即使病情较轻,也应认真对待,因为毒理效应有可能尚未达到高峰。 警惕迟发毒效应,并做早期防治处理。 中毒严重者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送至医院诊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注意查看食品是否已腐败变质。尤其对小食品,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看其是否有厂名、厂址等内容。 生吃蔬菜瓜果要清洗干净,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 尽量不吃剩饭剩菜。 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等,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中毒。 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不要喝陌生人给的饮料,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尽早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送至医院诊治。 询问中毒者在什么时间吃的药、吃了多少。检查包装里剩余的药量,保存好药品包装,并将所有信息告知医生。 口服中毒者,最好使其呈左侧卧位。 对发生昏迷的中毒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发生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陪伴和治疗的过程中,要给予中毒者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 生病后不要擅自用药,更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要遵照医嘱服药。 容易引起身体不良反应或过敏的药物,须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才能使用。 家中药物均要标明有效期和药名,没有的应自己另做标记。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服用。 如果发生误服或过量服用药物的情况,应尽快弄清所服药物的名称、数量,并立即到医院救治,不要耽误时间。 喷洒农药时,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不可让眼、鼻、耳、舌等器官和皮肤直接接触农药。 农药一定要放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存放农药的容器不要与食品容器混放在一起,不用饮料瓶盛装农药。 人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中暑,早期症状表现为出汗多、口渴、无力、头晕、心慌、恶心、四肢发麻等。 如果不能及时脱离高温、高湿环境,会造成体温升高、面色潮红或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 严重时会四肢抽搐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将患者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空调房温度不低于28℃),离开高温、高湿的环境,让其坐下或平躺,松开其衣服。 对体温升高者可采用冷敷的方法,用湿毛巾擦拭四肢,同时扇风,以加快热量散发;可用冰袋冷敷双侧腋下、颈部及腹股沟等部位。 如果患者清醒,可以让其喝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 如果患者晕倒,要将其放至侧卧位,同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尽快送医院治疗。 如果必须暴露在阳光下,应戴上帽子,穿浅色宽松衣物,并尽可能缩短待在阳光下的时间。 在阳光最强烈的时段,不要做体育活动,并将不必要的体力活动降到最低限度。 使用防晒指数高的防晒霜。